- 2016-03-22
- 本站
- 作者:guo
由中国文学地理学会、广州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三届年会于2013年11月29日至12月1日在南昌举行,来自中国和日本的100多位学者出席了会议。本次会议除了继续讨论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与区域文学地理之外,还重点讨论了文学景观问题。
文学景观是文学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据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我校人文学院教授曾大兴介绍:“文学景观,是指那些与文学密切相关的景观,它属于景观的一种,但是又比普通的景观多一层文学的色彩,多一份文学的内涵。”例如大家熟悉的阳关、玉门关、鹳雀楼、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杭州西湖、黄州赤壁、小鸟天堂等景观,其最初的名气并不大,都是因为文学的作用才名满天下,因此都可以称为文学景观。据初步统计,我国境内著名的、保存相对完好的文学景观不下于200处。这些文学景观既是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文学家与文学欣赏者(旅游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文学家与文学欣赏者会赋予文学景观以不同的文化内涵,一个著名的文学景观往往就是人类文化的一个记忆库。因此文学景观既是文学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对象,也是极为宝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值得很好地开发利用。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教授、著名文化地理学家周尚意女士出席了此次年会,并就她所领导的科研团队如何利用老舍的名作《龙须沟》所提供的文学信息来完成北京金鱼池小区的景观设计作了说明。她们的设计成果表明:文学地理学所讲的“虚拟性文学景观与实体性文学景观可以相互转化”这一观点是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的。
与会者认为,由于文学景观的研究不仅刷新了人们对景观的认识,提高了人们对文学的兴趣,也得到了地理学者、文化旅游学者及各地政府的充分肯定与重视,相信很快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
- 上一篇:风景是如何炼成名胜的?
- 下一篇:文学景观有望成为文学地理学研究
- 返回:综合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