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05-23
- 本站
- 作者:刘庆华
元代 |
罗五十三 |
海南 |
《元史》200 |
|
胆巴 |
潮州 |
《新元史》卷243 |
明朝 |
高嗣侯 |
海南 |
《明史》卷130 |
|
张信 |
交阯 |
《明史》卷145 |
|
张勇 |
交阯 |
《明史》卷146 |
|
梁潜 |
交阯 |
《明史》卷152 |
|
郭义 |
交阯 |
《明史》卷155 |
|
罗享信 |
交阯 |
《明史》卷172 |
|
周广 |
怀远 |
《明史》卷188 |
|
张岳 |
广东 |
《明史》卷200 |
|
陈逅 |
合浦 |
《明史》卷207 |
|
周相 |
韶州 |
《明史》卷209 |
|
何以尚 |
雷州 |
《明史》卷226 |
|
潘士藻 |
广东 |
《明史》卷234 |
|
解缙 |
交趾 |
《明史》卷147《成祖本纪》 |
|
岳正 |
钦州、兴化府 |
《明史》卷176本传 |
|
戴嘉猷 |
高州、雷州 |
《雷州府志》 |
|
林希元 |
钦州 |
《明史》卷282《蔡清传》附 |
|
余大成 |
东莞 |
《民国东莞县志》卷53 |
|
金堡 |
东莞 |
《民国东莞县志》卷53 |
|
刘仕 |
高要 |
《道光肇庆府志》卷17 |
|
徐行 |
德庆州 |
《道光肇庆府志》卷17 |
|
张嘉会 |
封川 |
《道光肇庆府志》卷17 |
|
胡尧时 |
新兴县 |
《道光肇庆府志》卷17 |
|
赵埙 |
肇庆 |
《道光肇庆府志》卷17 |
|
钱萱 |
德庆州 |
《道光肇庆府志》卷17 |
|
樊玉衡 |
雷阳 |
《嘉庆雷州府志》卷11 |
清朝 |
连城璧 |
阳春 |
《道光肇庆府志》卷20 |
注释:
[1]本人认为谪宦应同时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指官员被贬职或被革职,二是指被贬到较为荒凉偏远的地方。
(刘庆华,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1]清·阮元.广东通志[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拼缩影印,1998.第1页
[2]清·阮元.广东通志[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拼缩影印,1998. 第3页
[3]明·戴璟.广东通志初稿[M].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影印,2003. 第287页
[4]尚永亮.贬谪文化与贬谪文学[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4. 第2页
[5]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5. 第642页
[6]明·郭棐.(万历)《广东通志》[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1992.第644页
[7]明·郭棐.(万历)《广东通志》[M].北京:中国书店影印: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1992. 第688页
[8]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地理第563册卷3“谪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 第896页
[9]清·永瑢等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5. 第608页
[10]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85《帝王·赦宥四》[M] .北京:中华书局影印,1960. 第17页
[11]宋·张端义.《贵耳集》卷上[M].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第36页
[12]宋·赵升.朝野类要卷5《降免·勒停》[M].知不足斋本. 第2页
[13]宋·谢深甫.庆元条法事类卷75《编配流役》[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版:续修四库全书. 第587页
[14]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4[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1992. 第10页
- 上一篇:《南海百咏》及其后世追和的文史
- 下一篇:阮元《广东通志•谪宦录》补遗(
- 返回:学科论文